当前位置 : 首页 > 军事 > 烽火大明

更新时间:2023-03-12 11:35:38

烽火大明 已完结

烽火大明

来源:阅读云 作者:悠悠天下白 分类:军事 主角:明羽小羽 人气:

有很多书友最近在追一本叫做《烽火大明》的小说,是作者悠悠天下白创作的军事小说,小说的内容还是很有看头的,比较不错,希望各位书友能够喜欢这本小说。本书主要讲的是:方明羽,现代社会一多余之人,在一次入室盗窃中,意外的穿越回到了甲申年,并且成为了传说中的朱三太子。从此展开了一段崭新的人生。 希望这本《烽火大明》能给你带来一段不一样的明末历史。 看《烽火大明》让你对那些明清之际的风云人物有个另类的认识。 望《烽火大明》能让你伴随主人公畅游异世的同时,了解一下更接近真相的历史事实。...展开

精彩章节试读:

第十一章皇位

说完转向李明羽说道:“还请殿下拿出“天石”给诸臣一览。”

“天石”李明羽想了一下才想起小桂子把那个黑石头叫做“天石”。看来自己的命运终究还是要落在这个石头上呀。

当李明羽从脖子上取下“天石”后,李明羽的身份危机终于尘埃落定。

李明羽的身份被大家认可后,朱由崧也失去了先前的热情,也不拉着李明羽了,自己坐在了主位上。留下不知所措的李明羽,和群臣混在一起。

既然李明羽的身份定了下来,那么剩下的就是谁来继承皇位的问题了。这立君之事事关重大,可就不是一班小“飞禽”所能妄议的了。

这时史可法站了出来,向朱由崧施礼后说道:“殿下,如今定王的身份已经得到了证实,崇祯帝的子嗣已经驾临江南,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,所以下官敢请监国殿下下旨,迎立定王殿下为帝,择日登基。”

史可法话音未落,站在史可法身旁的一位面色阴沉的大臣立刻出来,反驳道:“史大人此事不妥。”

史可法看了一眼身边的人,说道:“敢问马大人,哪里不妥。”

李明羽本来并不认得此人,不过史可法这一句“马大人”提示了李明羽,在南明朝廷中,能与史可法并肩而立,又是姓马的大臣那必定是马士英无疑了。

只见马士英继续说道:“定王的身份那是毋庸置疑的了,此事已经不需多议了,不过迎立定王殿下为尊之事,史大人不觉得太过儿戏了吗?早在几日前我等众臣就以商议妥当,恭请监国殿下登基,而且时间就在三日后的十五日。此事虽然还未昭告天下,但是这南京城内的可是妇孺皆知的事情,如此大事,朝令夕改,岂不让世人笑话。史大人说的不错,国不可一日无君,所以下官认为监国殿下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登基才最为妥帖。”

“马大人什么意思,我等此前商议立福王为帝,是在先皇诸子均无消息的情况下作出的。如今定王殿下就在尔等面前,自当是立定王为帝,难道阁下认为先皇的子嗣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吗?这是何等道理。”

“史大人的话也不无道理,子承父业的确是常理,不过今日不同往昔。如今天纲不振,反贼横行,我大明江山有半数俱在纷乱之中。在此国之危亡之际,理应由一位明主登基,号令天下,拨乱反正中兴我大明。而定王殿下虽然天资聪颖,但毕竟年纪尚轻,学识尚浅,恐不足以担此大任,反观福王殿下虽只是担任监国之职数日,但百官臣服,军民同心,将军政大事处理的井井有条,实为我大明的中兴明主呀。所以下官认为此时此刻还是由福王登基为宜。”

“满口胡言,自古皇位的传承都是长幼有序,亲疏有间,定王即位自有我等臣子分忧解难,岂有不妥之处,我等岂能为了莫须有的缘由乱了祖宗家法,这皇位自然是亲者当立。”

“祖宗家法固然重要,但江山社稷为难之际亟需明主君临天下,所以亲贤之间,当以贤者得立。”

史可法两人争执不下,不过两人既然都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下面的大小官员也就有了施展的空间了。于是各位“飞禽走兽”们纷纷上前进言,一时间“立亲”、“立贤”之声不绝于耳。

有资格发言的人在前争论不休,下面那些没有说话资格的官员只能是在下面偷笑了,因为就在不久前,在朝堂上互不相让着的这些官员同样的关于“立亲”、“立贤”话题已经有过一番的纷争了,不过当时的“亲者”福王,现在的身份已经变成了“贤者”福王了。这其中的变化真是耐人寻味呀。

朝中的大臣们各司其职,吵成了一团,反而作为当事人的朱由崧和李明羽成了旁观者。

李明羽看了看朱由崧,只见无聊的他已经昏昏欲睡,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。不过感到有人在注视他,朱由崧立刻打起精神,正襟危坐起来。当他发现关注他的只是和他同样无聊的李明羽时,他有轻松了不少,还调皮的对李明羽作了一个无奈的表情,然后就有继续的萎靡了下去。

看着朱由崧的表现,李明羽的心中忽然有了一丝的明悟。他自己一路上只是对身份的危机感到有些担心,其它的李明羽自认为以自己穿越而得来的身份,自己后世比这个时代人多出的几百年的知识,完全有能力坐上皇帝的位子,过一过老子天下最大的瘾。如果他当上的皇帝虽然不敢说可以改变历史,挽救大厦将倾的明朝,起码自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可是眼前的他看到的一切却让他的想法有了改变。

这南明的皇帝真的那么好当的吗?看着史可法与马士英各自带着自己的党羽激烈的争辩着,互不相让。也算是有几年的“社会”经验的李明羽可不会简单的就认为向史书上所说的,史可法一班人就是忠臣,而马士英一伙就是一群奸佞之辈。表面上看,马士英可能是出于私心一心要扶持福王上位,以保住自己的权力。而史可法则是一心为公,以嫡亲当立的说法据理力争。但是他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,李明羽知道在历史上马士英因为拥立福王的成功得以独揽朝政,并且将史可法排挤出了南京。但是李明羽从史可法的表现上看,如果史可法能够拥立自己成为了皇帝,他同样会独揽朝政大权,并且将马士英一伙赶出权力的中心。

而在一旁观战的武将们虽然保持中立,那是因为无论那个人成为了皇帝,他们已经有些做大了的权力都不会受到影响,既然没有影响,那还有什么可争的呢?

对于朱由崧,这位历史正版的南明皇帝,史书上的评价很是不堪,把他描述成一个昏庸无能,只知吃喝玩乐,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在身形上都与猪非常相像的一个人物。

可是在李明羽的亲身感受看来,朱由崧虽然在身形上已经初步有了猪的“神韵”,但是在行为举止上完全没有史书上描绘的那样糟糕。虽然看起来他不像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物,但是怎么看他也还是有些能力的。试想如果真的只是一个无能之辈有怎么能够在前一次的“亲贤”之争中懂得利用父亲的旧人卢九德,勾连四镇总兵,武力逼宫击败对手,成功的登上监国的位置呢,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认定他不是一个一点能力都没有的人物。

可是,对于史书上的描述李明羽相信那些有可能都是真的,这是他现在的亲身感受。这时的明朝已经不是那个皇权之高无上的大明王朝了,现在的皇位继承者向他李明羽还有朱由崧都是没有任何的根基的,像现在这个样子即使登基作了皇帝,由于自身没有任何的实力来说话那还不是任人摆布。毛爷爷那句:“枪杆子里出政权。”才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呀。

内有权臣,外有藩镇。自己只是别人的传话筒,这样的窝囊皇帝不纵情与声色犬马才让人奇怪呢。对于来到明朝,只抱着“到此一游”心态的李明羽来说,如果和朱由崧易位而处,当上这样的皇帝他的所作所为只怕更为不堪,不被史书骂死,落个遗臭万年才怪。

不过只是留个骂名还是小事,李明羽不会太在乎的。问题是这样的皇帝往往都会是小命不保的。权臣当道,就拿南明来说,如果有幸保住了半壁江山,甚至是夺回了天下。而权臣的势力达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,那时权臣的习惯做法往往是杀掉傀儡皇帝,自己黄袍加身。而如果江山不保呢,那情况就更加的糟糕,做臣属的投降,还可以继续做别人的臣属,而皇帝投降呢,一般就是连做别人的臣子的机会都没有。

李明羽的实际年龄虽然比眼前身份的这个朱慈炯大上两三岁,不过也才十六岁而以,人生的路还很长,所以这样的皇帝瘾不过也罢。看着一旁的大臣们激情四溢的争吵,李明羽也没有了兴趣,为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,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来。

不得不佩服这些大臣的精力,这场争吵一直持续了整个早朝,而大家还有意犹未尽之意。不过大家还要吃饭,还有老婆孩子需要照顾,所以只好暂时停战,不过一个个的摩拳擦掌,大有明日再大战三百回合之意。而不停的思考的李明羽也稍微的有了一些想法。

李明羽的住处被暂时的安排到了南京的内务府,当然只是内务府的一部分,据说从封地逃离来到南京的明室子弟都会被安排到内务府暂住。分配给李明羽的一处宅院并不是很大,不过住下李明羽他们这五六十口人还是绰绰有余的。在李明羽参加早朝的时候,小桂子和王元朗他们由于没有资格参加,所以就先行到此来收拾房屋了。

这个世界还是很危险的,刚刚见识了一场宫廷“辩论”李明羽见到小桂子他们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,很是亲切,虽然还不是“很熟”,但这些人已经紧紧的和自己捆绑在了一起,应该是他可以信任的班底了。

李明羽回到住处,便在一间已经打扫妥当的屋子里按“惯例”被小桂子和郝又多姑娘“供奉”起来,用过“膳”便当起了大爷,看着屋外的众人里外的忙活,自己躺在屋内乘凉。本来这样的生活李明羽向来是趋之若鹜的,不过当下心中有事,再好的享受也感到索然无味。躺了一会,心中有了一定算计的李明羽还是决定应该有所作为。

于是他招来身边的小桂子附耳说道:“你知不知道福王现在住在何处。”

小桂子也算机灵,摇头说道:“奴婢不知。殿下想知道福王住处,奴婢这就去打听如何。”

“好的,快去快回,小心一些,不要让别人多心。”

“奴婢知道了。”说完就出去了。

别说,小桂子的效率还挺高的,要他快去快回,没多一会小桂子就回来了。

李明羽还挺惊奇的,这个时代打听消息也太方便了吧,这么快就回来了。

小桂子来到李明羽的身边说道:“殿下打听到了,福王殿下也住在内务府,就在我们隔壁的院子里。”

李明羽这才明白小桂子何以这般迅速了。

“干的不错,再给你个差,给隔壁的院子捎个信,就说定王晚上想拜会一下福王叔,越少人知道越好。去吧。”

交代完这些,李明羽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,由于昨晚睡得太晚,而今天又早起,所以困意骤起,伴着身边郝又多扇起的阵阵微风,嗅着身旁少女身上的处子清香,李明羽进入了梦乡。

傍晚时分,天气已经便的凉爽了一些,狠狠的补了一觉的李明羽这时只觉得神清气爽,一番的梳理打扮后。李明羽在小桂子的陪伴下,来到了隔壁前来与朱由崧一会。

朱由崧还是向上午似的那个状态,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。一番的客套只后,各自落座,在李明羽的示意下屏退了下人后,笑呵呵的向李明羽说道:“不知定王皇侄找本王何事呀?”

反而李明羽是一脸庄重的离座上前施礼说道:“王叔,侄儿此番前来不为别事,实为大明江山来向王叔请命来了。”

见李明羽如此这般,朱由崧反而诧异起来。

“皇侄此言何意呀?”

“王叔,我大明内忧外患江山危矣呀!”

“这外患确是堪忧,可是这内忧从何说起呢?”

“王叔,这反贼和建虏虽然一时势大,但只要我君臣同心,励精图治,定可还我河山,中兴我大明。可是这内忧才是我大明基业的心腹之患呀。不为别的,只看今日朝堂之上,诸臣党派分明,在我叔侄面前争执不休,简直视我叔侄如无物一般呀。而观乎诸位武将,虽在朝堂上一言不发,但是他们之间已经失去了朝廷的制衡,已有做大之势,长此下去必成藩镇割据之势呀。有这班的文臣武将在朝,我皇家哪还有什么权力在手,日后难免会有江山旁落之虞呀。侄儿身为皇室子弟怎能不为此担忧。”

朱由崧此前一只只是沉迷于皇位,对李明羽所说的事情并没有多想,此时听了李明羽的分析也感到了皇位的一丝危险。加上李明羽的主动来访,在心中已经认定了李明羽是为了皇位而来。见李明羽如此“年纪”就有这班的见解,一时间有些英雄气短。对手很强大,皇帝不好当,何况李明羽还是明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。也许放弃也是一种好的选择,退一步海阔天空吗。思索片刻说道:“皇侄高瞻远瞩,王叔实是不如,如不是皇侄点拨,王叔还真未察觉我大明江山如此岌岌可危。皇侄无需多说了,王叔明日便向诸臣主动请辞,拥立皇侄登基。望皇侄务必还我大明河山,中兴我大明。”

说实话,李明羽真的没有想到史书上昏庸无比的朱由崧尽然如此的明理,自己的几句话就打消他争夺皇位的打算。不过朱由崧的确是误会了他的意思了,这皇位不过是个烫手的山芋罢了,自己可没有打算把自己放在火上烤。

“王叔误会侄儿的意思,小侄此次前来实为为了祖宗的江山基业恳请王叔登基即位而来。”

“王叔何德何能能够承蒙皇侄的爱戴呀,侄儿年纪轻轻就有此见地,王叔实不及也,皇侄就不要推脱了。”

“小侄并非推脱,这确是小侄的诚心所言,还请王叔拯救我大明江山。”

朱由崧见李明羽言语不似作伪,不由的更为诧异。

“皇侄所言非虚?可是似王叔这般庸碌之辈,何以保全祖宗的基业呀。”

“王叔过谦了,王叔实为外拙内秀之人,况且历世颇多,目光似矩,不怒而威,由王叔继承我大明基业自可震慑百官,使其不至有非分只想。而小侄年幼,德不足以服众,武不足以夺魁。实难堪此大任,若由小侄为帝恐不数日便会有窃城窃国之辈涌现。不过小侄愿自领一军,亲自统领。一可杀贼破虏,以血我父皇只耻。二可震慑武将,护翼我大明基业。还望王叔成全。”

听了李明羽的解释,朱由崧明白了他的心意,听起来也是合情合理,崇祯帝死的可有些窝囊。定王朱慈炯要为父雪耻也说的过去,看来他自己还真有当皇帝的机会,同时的李明羽的马屁拍的他也十分的舒服,心情大好。

“皇侄如此说来,王叔再推脱就难免有些做作了,为了我大明江山,王叔就勉为其难窃据皇位了,对于皇侄之事,王叔必定竭力支持,还望我叔侄齐心,共兴我大明江山。不过,你我这般做法,那班大臣能让我们如愿吗,尤其是军队,恐那些武将也是佣兵自重,不会交出手中的兵权吧。”

“此事小侄也想过了,也有了一些办法,不知王叔愿否。”

“原来皇侄已经有了计较,说来听听。”

“小侄知王叔并无子嗣,所以敢请王叔登基后可否立小侄为皇储,如此定可堵住那班朝臣之口,王叔可愿意。”

“皇侄此计甚妙呀。你我叔侄本就是一家,而这皇位本就应该有皇侄继承,莫说本王膝下无子,就是有个一儿半女这皇储之位也是非侄儿莫属呀,岂有不愿之理,王叔一百个愿意。”

“既然王叔不弃,那此事就这班定下了。至于军队吗,侄儿与王叔想的一样,那班武将定然没人肯交出兵权给我们皇家,所以小侄恳请王叔可以赐予小侄一块封地,让小侄可以在其间自募一军,加以训练几年后便可为我皇室效力。”

“这个主意也不错,虽说皇储不应远离京师,但今日不同与往昔,皇侄报仇心切,尽管这样于理不合,相信众臣也不会加以阻挠,就这样定了吧。”

一切商议妥当后,朱由崧一扫这两日的阴霾,心中大定,兴致很高。

“今日你我叔侄相谈甚欢,看天色尚早,我这里有些歌妓,资貌尚佳,你我叔侄不如把酒言欢,再把细节商议一番如何。”

“王叔有邀,侄儿就却之不恭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亲爱的读者们,如果你觉得这本小说写的还不错的话,就请大家都帮忙收藏一下O(∩_∩)O哈!欢迎大家随时来和我探讨这本小说,就算是讨论小说中的某个角色也是很欢迎的O(∩_∩)O哈!希望这本《烽火大明》的同时,也能从中学到一些关于历史的东西O(∩_∩)O哈!

猜你喜欢

  1. 都市小说
  2. 玄幻小说
  3. 言情小说
  4. 灵异小说
  5. 热门作者

网友评论

还可以输入200